2025年,支持L3自动驾驶的零束全栈3.0落地;2026年,全固态电池量产;同年,电驱总成功率密度达到4.4kW/kg、融合整车运动集成控制(VMC)技术的线控底盘系统投入量产……上汽集团近日再一次“秀肌肉”,正式发布面向“新赛道”的新一代底座技术。
在5月24日举办的上汽集团“首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建成贯通倒计时500天”启动仪式上,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透露,首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将在2025年底完工,一期产能规划0.5GWh。在广汽集团、宁德时代等全固态电池落地时间表今年纷纷浮出水面之际,上汽集团也加入了全固态电池领域的高能对决。
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始交付用户
动力电池市场,短期看半固态电池,长期看全固态。今年越来越多企业加入“固态电池大战”,上汽集团在此赛道显示出了不凡的实力。上汽集团副总裁、总工程师、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透露,上汽技术中心其实是最早一批做固态电池研究的,清陶主要的优势和长处在于做电池,上汽的优势是造车,联合成立联合实验室,是将双方最好的资源放进去,最终目的在于产业化。“从材料到设备,到电池管理、系统、PACK,形成创新联合体,上汽作为链主加快推动产业的进步,推进固态电池的量产,解决上半场里面最大的不足。”
据介绍,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-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,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。能量密度更高,能量密度超过 400wh/kg,体积能量密度超过 820wh/L,电池容量能够超过 75Ah;安全性能更好,在针刺以及 200℃热箱的场景下,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;适用范围更广,固态电池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 90%;物料成本更低, 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,从电芯端到 PACK端,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%。
按照规划,今年10月份,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,将正式交付用户,能量密度超过300Wh/kg,续航里程超过一千公里。2026年,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,并完成样车测试,能量密度超过400Wh/kg,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;2027年,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,并正式交付用户;后续,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0Wh/kg。
此外,上汽还布局了全新“蓝芯”混合动力总成,这是聚焦模块化、集成化、专属化的DMH超级混动技术,实现了全新性能突破。目前率先搭载在荣威D7 DMH上的混动专用发动机,在实测中跑出了 1962 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,百公里油耗仅为 2.8L。上汽表示,未来新一代“蓝芯”的总成效率将进一步提升10%。同时,全新“绿芯”电驱总成,总成重量仅为 86kg,在国内同功率段中水平最高;电机有效功率密度超过9.5kw/kg,高于国家7kw/kg的2035规划目标;总成功率密度提升至 4.4kW/kg,领先行业平均水平至少 40%。
以“七大技术底座”建起技术护城河
全域自研能力,正成为车企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盘,上汽集团也有自己的技术护城河。
累计投入1,500亿元,上汽集团依托固态电池、能量闭环、高效动力总成、智能底盘、全栈软件架构、全新电子架构等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,构建出了从“芯片、操作系统、软件、运动控制系统、三电系统”到对应场景的整车集成能力和创新技术优势。具备了纯电、混动、氢能三大整车平台,以及电池、电驱、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“七大技术底座”,支撑起“上汽系”面对越来越卷的新能源市场的决战底气。
上汽透露,今年以来,固态电池、智能车“中央大脑”、数字智慧底盘等最新技术,已实现量产应用,助推上汽“七大技术底座”全面跃迁升级进入 2.0 时代。
其中,上汽零束科技已经明确了智能车云管端全栈架构的路线图:零束银河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1.0实现“域集中”,重点攻关L2++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和OTA;全栈3.0实现“中央集中式+区域控制”,重点攻关成本控制和L3级自动驾驶;未来的全栈4.0解决方案,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、AI大模型、AI OS,支持L4/L5级自动驾驶。
目前上汽“生态域”已覆盖OPPO、vivo、小米、华为和苹果等多个手机品牌。2024年银河全栈3.0正在分步“上车”,2025年将全面落地;将有效降低整车低压功耗,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以上,数据带宽提升5倍,线束长度减少30%,OTA下载和安装时间均可缩短至30分钟以内。
此外,上汽“星云、珠峰、星河”全面升级。其中“星云”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,实现更大范围车型梯度的覆盖,不仅覆盖豪华车和中级车市场,还针对入门级市场的用户需求对平台进行全面升级。全新星云平台“一度电续驶里程”挑战实现行业领先的12 公里目标;全新“珠峰”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,实现场景全覆盖,基于此上汽集团将是第一家在欧洲实现碳排放低于 100g/km 的中国车企,同时珠峰架构产品将满足欧 7 排放;全新“星河”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,聚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场景,首创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架构方案。
向新十年,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再到“领跑”的角色转换。上汽集团从第一代“技术底座”的量产应用上,就对外呈现了其自研技术的“含金量”。不仅支撑自主品牌业务持续向上突破,也实现对合资企业的产品赋能。数字显示,2023年,上汽新能源汽车和海外销量分别为112.3万辆和120.8万辆,在2022年率先实现“双百万”基础上再创新高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14年增长280倍,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头部阵营;海外销量较2014年增长13倍,连续8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。2023年集团总销量中,上汽自主品牌占比为55.3%,较2014年增长18个百分点。
文、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邓莉炒股票配资